微信

English
 

学院快讯

《健康报》报道我院:校地携手,破解宫颈癌防治难题

时间:2025年07月24日

来源:

浏览:

本文转载自《健康报》:

近日,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织“鹭翔太行”博士团赴山西省开展专题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深入了解中部地区宫颈癌流行病学现状、宫颈癌筛查与防治体系建设情况。博士团由14名师生组成,成员主要来自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夏宁邵院士团队,成员研究方向涵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生物技术与工程等领域。

“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与当地有关单位和部门积极联动,因地制宜探索低卫生资源地区消除宫颈癌的有效路径,同时为校地协同开展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借鉴。”在行前培训会上,博士团总领队、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庄曦表示,博士团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调研,开展学术研讨等实践活动,为制定针对性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系统了解当地防治现状”

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博士团深入县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等机构,与医务人员、居民等进行交流。博士团通过分层抽样、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及实地考察等方式,系统调研当地宫颈癌筛查现状,了解当地女性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情况及健康需求,为精准实施健康服务提供有力支持。经过调研,博士团发现当地女性宫颈癌筛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比如健康知识匮乏、隐私顾虑等,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健康教育与指导。

在阳城县西河乡王曲村调研现场,博士团向群众讲解宫颈癌的危害与防治知识,介绍宫颈癌早筛早防的重要性,耐心解答群众疑问,并开展相关问卷调查。博士团成员王磊磊向记者讲述了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幕:有位婆婆带着儿媳和孙女前来咨询HPV检测、防治及疫苗接种等问题,听完讲解后,她们表示,以前总觉得宫颈癌离自己很远,现在才知道要早预防早治疗。听到这样的反馈,王磊磊感到十分欣慰。

“提出多维度精准建议”

调研期间,博士团还对阳城县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患者及部分群众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查。

“我们这里妇科医生较少,人手紧张,想要满足宫颈癌筛查和治疗需求还有一定困难。而且,群众防治意识较薄弱,不少女性发现时往往已到中晚期。”访谈中,阳城县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坦言,受基层医疗资源不足、HPV疫苗接种率低、群众对HPV传播途径认知模糊等因素影响,当地宫颈癌防治工作仍面临多重挑战,同时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数量也直接影响筛查、防治工作的开展。

基于实地调研,博士团提出了多维度防治建议。一是强化分层宣教,针对文化和地域差异,制订本土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推动政府、医院、社区、学校等多方协同,合力消除宫颈癌防治“认知盲区”。二是提高筛查技术应用能效,推动技术下沉,如优化筛查策略,在妇科门诊和体检中心推广“即查即筛”,对高危人群进行更频密的筛查,并在农村和流动人口聚集地区提供上门服务,提高筛查可及性。三是进一步提升群众接种意识,提高HPV疫苗接种率。

“推动产学研医融合”

调研期间,博士团与山西省疾控中心、山西医科大学、长治医学院及阳城县妇幼保健院等单位进行交流研讨,推动产学研医深度融合。山西省疾控中心提供政策解读与数据支持,阳城县妇幼保健院提供临床筛查实践场景,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长治医学院负责数据分析与策略研究,共同构建“疾控统筹+医院执行+高校评估”的医防协同闭环。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始终坚持通过深化校地合作实现资源高效整合,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迈向临床一线。调研活动结束后,博士团将通过科学分析,进一步梳理提高宫颈癌筛查可及性、改善群众认知行为等面临的难点,为完善农村女性健康服务体系提出建议。


《健康报》报道:

http://jkbshare.183read.cc/article/6165141/5.html?t=175331975189447&sessionid=201418012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