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English
 

课题组团队

分子医学课题组

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来源:

浏览: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分子医学课题组是由近20名专任教师、博士后、技术人员等科研人员组成的青年科研团队。团队负责人刘刚博士现为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先后荣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中组部青拔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杰青”项目、厦门市双百人才计划项目资助,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近50项,团队成员及研究生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近30项。

团队积极致力于分子医学影像探针、医用材料、药物精准递送方法等多个前沿领域的研发与临床转化,开发出超稳定均质药物混合技术(Super-stable homogeneous intermixed formulation technology, SHIFT)和基因工程化细胞膜纳米囊泡药物递送平台,并融合人工智能技术、面向临床需求积极研发新型多功能复合药物体系。截止2025年已发表学术论文330余篇,刘刚教授连续多年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index 92;授权专利29项(含美国专利授权1项),10余种新技术已经在北京协和医院等三甲医院得到临床应用并获得医患好评。

核心技术简介:

1.超稳定均质药物混合技术(SHIFT)。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技术为基础开发的药物均相混合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设备及制备方法,不仅用于生产亲水药物的油相分散制剂,还可用于新型无载体药物纳米颗粒的开发,从而提升药物的临床适用性、稳定性、治疗效果等多种性能。已开发的产品包括各种以临床栓塞剂碘油为基础的药物均相稳定制剂,如用于手术导航碘油-吲哚菁绿制剂、用于药物精准控释的碘油-AuPtICG制剂、用于放疗的碘油-核素制剂,以及纯药纳米颗粒,如亚甲蓝纳米颗粒,氟尿嘧啶颗粒等。

2. 基因工程化细胞膜纳米囊泡药物递送平台:以细胞膜定向展示技术为基础的人工合成细胞膜囊泡药物递送载体制备技术。囊泡表面定向展示的成份从简单的多肽到结构复杂的抗体等功能蛋白,囊泡内可混合装载小分子药物、溶瘤病毒、纳米颗粒等多种类型的药用成份,即可用于单一治疗方式,也可不同方法协同治疗,优化治疗效果,在抗病毒、抗菌、抗肿瘤等医药领域的效能已得到了系统性验证和应用。

3.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共组装、递送及医疗机器人智能决策:基于深度学习的声敏剂-药物相互作用模型,用于预测药物混合物的粒径。不仅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还可分析分子结构对预测结果的影响。首创“导丝介入虚拟到现实”的AI训练范式,让人工智能代理在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中自主学习数千次手术决策,掌握从复杂血管迷宫中精准导航的“虚拟手术技能”。基于AI的多模态医学影像配准,使对应解剖结构或功能区域在空间位置上精准对齐等临床新技术的探索研发。


课题组网站:https://gangliu.xmu.edu.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