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English
 

科研成果

我院夏宁邵教授团队对新型鼻咽癌标志物P85-Ab的筛查策略开展了初步卫生经济学评估

时间:2025年10月09日

来源:

浏览: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高发的恶性肿瘤,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手段。晚期鼻咽癌治疗费用高、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存率。与中晚期鼻咽癌(III和IV期)五年生存率约为71%-81%相比,早期鼻咽癌(I期和II期)治疗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1%-98%。同时,早期治疗不仅能减少放疗和化疗剂量,减轻不良反应和后遗症,治疗费用也仅为中晚期的一半左右,基本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是实现早期治疗的前提。此前,我院夏宁邵教授团队通过创新的抗体谱学研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鼻咽癌早期筛查和辅助诊断标志物——P85-Ab(NEJM 2023),并联合万泰生物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P85-Ab检测试剂盒,该产品已于2024年获批上市。临床数据显示,该试剂盒将早期鼻咽癌检出率由现有方法的70%左右提升至95%以上,早诊率接近80%,同时假阳性减少一半以上。结合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平台,该试剂盒不仅大幅提升了筛查的准确性,也显著提高了检测通量与效率,使得在高发地区开展大规模、高覆盖的鼻咽癌筛查成为可能。不过在将其纳入公共卫生筛查体系之前,仍需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评估其成本效益并为合理定价提供科学依据。

为此,我院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静态模型,从医疗卫生体系的视角出发,系统比较了三种策略:(1)不开展筛查;(2)现行的双抗体筛查;(3)P85-Ab筛查。研究不仅进行了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CEA),还同步开展了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 CUA),以全面评估不同策略在健康产出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平衡。结果显示,P85-Ab筛查在效率上显著优于现有方法:每检出1例鼻咽癌所需筛查人数由双抗体策略的731人降至540人,鼻咽镜检查次数也由18次大幅减少至8次,显著降低了侵入性检查负担与医疗资源占用。在高风险地区实施P85-Ab筛查虽需在短期内增加筛查投入,但从长期(20年)视角看,可有效减少晚期病例的发生,从而显著降低后续治疗成本,并延长患者总生命年(Life Years,LY)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具体而言,在成本-效果分析中,若以0.46倍人均GDP/LY作为支付意愿阈值,当P85-Ab单次检测价格低于248元(即较双抗体法溢价不超过152元)时,该策略即更具备成本效果;而与“不筛查”相比,只要检测价格控制在341元以内,P85-Ab筛查即更具经济性。在成本-效用分析中,以0.51倍人均GDP/QALY为阈值,P85-Ab价格低于221元(较双抗体法溢价不超过125元)即更具成本效用;与不筛查相比,价格上限可放宽至285元。若以常用的1-3倍人均GDP作为支付意愿阈值,则P85-Ab筛查与双抗体法相比的可接受价格范围可进一步扩大至387-1348元;而与“不筛查”相比,其价格上限可达653-2765元。这些结果表明,在合理定价前提下,P85-Ab筛查不仅在临床效果上领先,在经济性上也具备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多情境、多维度的卫生经济学分析,为P85-Ab筛查策略提供了符合成本效果和效用合理的定价依据。研究初步证实,P85-Ab作为一种高灵敏、高特异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其配套筛查方案兼具临床价值与经济可行性,具备在鼻咽癌高发地区推广的潜力。

近日,该研究成果以题为“Preliminary cost-effectiveness and cost-utility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screening with the novel biomarker Anti-BNLF2b total antibody”的论文在线发表于《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志物与预防》(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我院全佳丽为论文第一作者。我院张军教授、苏迎盈副教授、李廷栋教授,中山市人民医院季明芳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科研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以及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aacrjournals.org/cebp/article-abstract/doi/10.1158/1055-9965.EPI-25-0648/765902/Preliminary-cost-effectiveness-and-cost-utility-of?redirectedFrom=fulltext


(公共卫生学院)

下一篇